bob

贵州毕节流行氟斑牙及氟骨病 发病率达96%(图)

时间: 2024-08-02 00:48:34 |   作者: bob真人电竞


  贵州毕节地区流行氟斑牙及氟骨病:一旦成人就骨头酸痛腰无法直立,这些都因炉灶设计不科学造成的

  在贵州省毕节地区织金县普翁乡化落村流行着这样一种病,从儿童到成人,个个长着一副黄褐色的牙齿,而孩子一旦长到成人,就会开始浑身骨头酸痛,35岁以后,76%的人就会出现腰无法直立,腿无法并拢,严重的甚至长期瘫痪在床,丧失劳动力直到死亡。他们患的是氟斑牙及氟骨病,主要元凶是因为当地村民烧的粉煤中含有大量的氟化物,且所用的炉灶极不科学,又因为太穷,只能“望炉兴叹”。当此事被广州市第47中学的师生得知后,一个充满爱心的助“炉”计划开始了……

  广州市47中20名师生代表在校长的带队下昨天从广州启程,先坐飞机到大巴再到越野吉普,赶了上千公里,于当天下午4时左右来到了这个村。记者看到,这是一个有400来户人家的小村落,通往县城的只有一条晴天满是灰尘、雨天泥泞难行的小路。村子里的瓦房很少,多数村民住的依然是草房子,最好的建筑要数村里的小学,是一栋二层楼。

  快过年了,村路上显得很热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能看得到的“爆米花”,在这里依然经久不衰,孩子们个个端着小盆,装着大米在排队等候着。20来个大到14岁小到6岁的孩子,全都是一口黄褐色的牙齿,情况好一点的,颜色较浅,严重些的,门牙已短了一截,而且他们的牙齿比健康的牙齿要厚上一倍。当记者问他们有什么感觉时,大点的孩子就会捂起嘴来说:“难看!还有不能吃太硬的东西,不然牙齿就会又少一块。”

  记者在村里还随处能够正常的看到,一个个只有30来岁的年青人手拄着拐杖,步履艰难的向前挪着步。一位叫周福喜的男子和记者说,自己以前不是这样的,村里摔跤比赛没人能摔过他,但到了22岁以后,他就开始觉得脚下无力,背部胀痛。开始还以为是农活累的,休息休息就好了,但后来就又发展到脊椎痛,胯骨分不开,腿无法伸直。

  好不容易跟着周福喜进到他家,记者又看到门口坐着一个同样手拿拐杖的男子。周福喜说,那是他二哥,与他一样的病,不过比他更严重些,平日里一般不轻易出门。周福喜共有5兄弟,一家8口全挤在一个屋檐下,因为周福喜和二哥都在刚成年时发病,没有结婚,也无劳动能力,全靠其他兄弟养着,家里的负担就更重了。过年家里改善生活的食品就是做上几斤豆腐,几十年了肉只吃过一回,鱼不知是什么滋味。据了解,村里与周福喜病情一样严重的青壮年已有100多人。

  那么,是什么问题造成他们这样的呢?他们到底得的是什么病?据织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显示,孩子们得的是氟斑牙,而年轻人得的是氟骨病,是一种因氟化物摄入过多引起氟中毒造成的。

  据初步了解,在化落村8到12岁的儿童当中,氟斑牙发病率高达99.55%,而16岁以上氟骨病的发病率高达76%,更为严重的是,在46岁以上人群当中,氟骨病发病率竟高达96.35%。

  为什么村里会有这么多人发生氟中毒现象?当地卫生部门的一位负责的人介绍说,化落村没什么矿产,但却有大量的“鸡窝煤”(即是一种储藏在地表,轻轻一挖就可以挖到,但煤量不集中,像鸡窝一样,东一块,西一团,无法集中大量开采,故称鸡窝煤)。鸡窝煤的存在,成了当地村民的主要燃料,由于这种鸡窝煤是粉煤,不好烧,村民们便以2∶8的比例,将其与当地的粘土搅拌后再烧,而当地的粘土当中就含有大量的氟化物。

  再加上当地的降水量较大,空气中湿度很大,村民们将他们的主要食物玉米收回后,根本没办法利用阳光晒干,于是,他们便在屋内离地面2米处,用细竹和芦杆编成了透气的炕笆,再将玉米、辣椒及别的需要烘干的食物放在炕笆上,下面点上煤来烘干。

  当地村民的家中炉灶全是他们自己用泥巴糊起的炉子,没有烟囱,一家人做饭、取暖及烘粮食全靠此灶,混和煤燃烧后释放出大量的氟化物不仅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还可以附着放在被烘干的玉米等粮食的表面,这些粮食在烘干后长期存放在炕笆上,随食随取,并且大多数村民在食用前不用清水淘洗(实践证明,玉米、辣椒等在食用前用清水淘洗后可降低其表面的氟化物),长此以往,氟化物在人体内就越积越多,也就导致了年轻时得氟斑牙,成人后得氟骨病了。

  据专家介绍,氟斑牙和氟骨病是一种只可预防不可医治的疾病,而且预防起来并不难,只要将村民们使用的敞开式炉灶改造成有烟道式,将燃烧后含有氟化物的废气排出屋外,需要烘干的粮食不非间接接触煤烟即可,一个炉灶的改造费用仅为250元。

  再加上近年来有关部门的宣传教育,村民们基本都清楚自己得的是什么病,该怎么样预防,但到目前为止,全村人仍未使用着敞开式的炉灶,这并不是他们不珍惜生命,还在于村民们实在太穷。

  据村干部介绍,村里主要经济来源于种植,但人均土地面积仅为0.84亩,且土地贫瘠,只能种玉米,产量不高,绝大多数村民种的玉米仅够自给自足,全村的年人均收入为400元,最低的像周福喜那样的,全家的年人均收入只有几十元,饭都吃不饱,孩子们的学费也交不上,到现在,他们家里还点着煤油灯,一个250元的炉灶,对他们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村民们无法自己解决,那乡里、县里能不能帮助一些呢?李县长和记者说,织金县是省里知名的贫困县,而每年国家财政用于此病防治的经费是50万元,全县像化落村这样的氟中毒重灾区还有很多,如全部改造完毕,需要3个亿的资金。按每年50万元来推算,全县要全部解决此问题,需要600年。即使县里再加拨一点,也是杯水车薪啊。

  去年下半年,当广州市47中校领导看到了关于化落村氟中毒的情况报道后,就萌生了要带学生去助困的想法。吴校长说:“250元就能改变一个家庭今后的命运,可以让他们的后代不再遭受氟毒的侵害,我觉得这样号召学生们为这些家庭献出爱心是值得的!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助人为乐之心,更是一种对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

  期未,该校贴出了关于化落村氟中毒的有关的资料,号召学生们为村里的同龄孩子们伸出援助之手,学生们积极做出响应,很快一下就收到了一万多元的捐款,还有很多学生提出要利用假期到村里亲自看看……

  昨天,广州的师生们被眼前的这一切震撼了。几位拿着自带“摄像枪”的同学,将我们自己所带来的一些学习用品送给当地的同龄者,一位初一同学悄悄和记者说,自己看了学校的材料时,还不太相信,现在真的相信了。其实我少去一次上下九,就能为她们交上一年的学费,少买一双鞋就能救一家人了,回去后会详细告诉同学们,我们做的事情确实很值得很有意义。

  而一位女老师则说,其实,送钱是一部分,帮他们脱贫是更重要的一部分,除了捐钱帮他们改造炉灶之外,我们还看看能不能再帮他们利用其他的致富手段,增加些家庭收入,让孩子们有书读,有了知识,就有了脱贫的希望了。

  经过一番调查考证后,决定在村里选出100个没有劳动能力且异常贫困的家庭进行首批改造炉灶,炉灶的改造方式为:改用砖砌的煤灶,烟道通过屋中环绕后出去,这样既可烘烤粮食,又可保证一家人做饭并免受氟化物的侵害。

  昨晚,广州市47中与织金县县长正式签定协议,拿出包括学生捐款在内的共3万余元,为化落村这100多户家庭进行炉灶改造,同时表示,以后年年都会资助一批村民进行炉灶改造,直到村子里的人不再有氟中毒。

  另外,该校还与化落村的果化小学建成手拉手学校,果化小学将成为47中的教育基地,寒暑假都会组织同学们来此体验生活,并在活动中对这里的贫困孩子提供对应的帮助。



上一篇:不喝高氟水 预防氟斑牙——我市举办2023年饮水型氟中毒宣传周活动 下一篇:三明氟化工产业科技新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