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

中国能源安全与战略选择

时间: 2024-06-09 16:15:09 |   作者: 胺盐卤素盐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近30年的持续增长,中国的能源需求飞速增加,能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慢慢的变成了影响我们国家的经济安全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的因素之一。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它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它不仅与国内供求矛盾及其对外依存度相联系,还与该国对世界资源丰富地区的外交军事影响和控制力相联系。因此,能源安全包括哪些具体含义及如何有效保障能源安全进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慢慢的变成了重要而现实的议题。

  考虑到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能源安全至少包括以下五重含义。

  能源安全的第一重含义,是中国的能源供给安全。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能源资源总量约4万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3位。虽然能源资源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中等水准的一半。从个体来看,我国的煤炭储量在世界排第3,次于俄罗斯和美国,但人均煤炭资源仅为世界平均值的42.5%。中国常规可采石油总资源114.9亿吨,居世界第9位,但人均占有量仅10吨,人均石油资源为世界平均值的17.1%,居世界第41位。截至2002年底,我国天然气累计探明可采储量2.56万亿立方米,其中剩余可采储量2.02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7位,人均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1552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属于名副其实的贫气大国。

  更重要的是,我国既是能源供给相对短缺的国家,又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十分严重的国家。据估计,我国增长1万美元GDP的能源消耗是美国的4倍,法国的7倍,日本的14倍。就石油而言,我国的GDP石油消耗比美国高约30%,是日本的2倍多。199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国家每万美元的能源消费量为2.97吨油当量,而中国则高达14.29吨油当量,是世界中等水准的3倍。由此可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之低、浪费之严重。

  能源安全的第二重含义,是能源的价格安全。从本质上说,能源不是一种单纯的商品,不仅任何一个地理政治学冲突都可能对能源的价格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小到一场飓风的暴发都可能对能源的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另外,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能源消费大国,一直游离于世界能源价格定价体系的外围,受到许多不公正的待遇。据知情者透露,近几年经济萧条的俄罗斯,每每在与我国展开能源谈判时,总是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

  此外,形成和影响能源定价机制的中国能源期货市场才起步,影响能力有限。所以目前中国通过期货和现货进口的能源完全是被动地接受国外能源市场的价格机制。这种被动接受外来价格机制的情况很不利于我国控制和影响能源的进口价格,风险很大。例如,在国际煤炭市场上,世界上主要的4种指标性煤炭价格西北欧煤价格、美国蒸汽发电用煤价格、日本焦煤价格和日本蒸汽发电用煤价格全部来自发达国家,而与我国无关。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我国每年都受到“亚洲溢价”的影响,因此每年使我国为此多支付外汇近10亿美元。随着今后中国石油进口量的加大,油价攀升,中国外汇支付将大量增加。因此,长期居高不下的油价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也会加大。

  另外,减缓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冲击的中国能源储备才刚刚起步。对于石油,我国现有石油储备主要是石油、石化企业的生产性周转储备,大多分布在在油田,只能应付5天~7天的石油需求,4个国家级的石油储备基地才刚刚投入运营,难以发挥有效作用。据统计,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的石油储备分别是158天、161天、127天、74天。对于煤炭,我国也仅有8~10天的商业储备量。由此看来,如此薄弱的储备量使得能源必将成为其他几个国家威胁和控制我们国家的经济的一根软肋。

  能源安全的第三重含义,是能源消费的环境安全。产生能源消费环境安全的本质原因,根源于我国近乎畸形的能源消费结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长期存在过度依赖煤炭的问题。2000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分别为10.9亿和12.8亿吨标准煤,而其中原煤生产和消费量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67.2%和67%,煤炭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主要的因素。2000年我国电力装机中火电约占75%,电力行业年燃煤量约占煤炭生产的一半。同年,中国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为16153200吨,而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排放的二氧化硫为7072292吨,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3.8%。截至2000年,我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仅占1/3,流经城市的河段70%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此外,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油气长距离输送以及油气工艺流程等都会对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有的很严重,致使土质严重酸碱化、破坏水质和空气污染,影响了局部地区的土壤和生态环境。因此,使用清洁能源以阻止生态环境恶化及如何在勘探开发中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能源安全的第四重含义,是近年来日益凸现的能源运输安全。以石油运输为例,我国当前进口石油运输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海运和铁路运输。而且,我国通过海运方式进口石油路线也比较单一,高度依赖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和马六甲海峡,尤其是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而对于我国乃至整个东亚石油安全而言,马六甲海峡的地位尤其特殊,我国85%左右进口的石油都要途经马六甲海峡。当前,袭击石油生产和运输设施已成为的新方式,再加上马六甲海峡是美国军方提出的必须控制的全球16条海上咽喉要道之一,石油运输非常有可能由于战争、和政治因素等切断,从而威胁着中国的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的第五重含义,则是能源勘探、开发与利用的研发安全。为了支持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安全还应包括能源科技的研发和创新的能力。如果煤炭能够高效率低污染利用,或如果核能利用到普通的汽车和飞机上,或者发现新的可替代的高能稀有矿产,而国内稀少但可尽早取得国外的开采权等等,这些都能大大的提升能源安全系数。相比一些跨国能源企业巨头如BP Shell等在能源勘探、开发与利用方面的投入,我国目前能源方面的R&D投入是非常不足的。较弱的能源研发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可以说还不能给能源安全系上“安全带”。能这么说,中国能源技术相对落后影响了能源供给能力的提高。

  能源作为重要自然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关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经济安全。当前中国能源消费进入迅速增加时期,必须抓紧制定和实施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搞好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和节约使用,保障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根据中国能源安全的五重含义,相应的战略选择包括:立足国内,开发新源,增效节能;参与竞争,争取定价,建立储备;调整结构,多元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协调关系,加强合作,保护通道;增加投入,提高技术,确保安全。

  1.立足国内,开发新源。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为保证能源安全,必须长时间坚持能源供应基本立足国内的方针。首先要加强国内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强国内,特别是周边领海的能源勘探开发工作,加大海洋能源勘探开发力度。主要策略是继续深化东部挖潜、加快发展西部、积极拓展海上,保持我国能源产量稳定增长。其次是开发新的能源,如加快核能发展,同时加紧研究和利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如太阳能和生物能等。

  2.节能优先,效率为主。加大力度推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是改变企业的粗放型经营方式为集约型经营方式,全方位提高能源效率,提升能源节约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策略中主体地位;二是积极发展技术措施节约能源,加强高能耗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三是综合运用投资、税收、价格、法律等经济和行政手段,鼓励节约,杜绝和防止无效、低效使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 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利用世界能源资源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通过能源贸易,从国外直接购买能源;其二,积极向外投资参与国外能源资源开发,建立海外长期的能源生产基地,稳定地获取能源份额。

  2. 争取国际石油定价权。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市场之间的竞争的根本意义,一方面要打破西方大国对资源控制权的垄断,另一方面要把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风险尽可能多地释放在国际市场中,并能在国际能源市场的采购价格和采购规模上取得较大的主动权和发言权。开放能源期货市场,中国可以借此取得市场交易、交割规则的制定权,变国际价格的被动承受者为积极影响者。通过建立能源期货交易市场,影响能源的进口价格,捍卫我国能源进口的正当权益。如果中国能源期货价格成为国际能源价格中心之一,成为国际能源价格的重要参考,那么中国能源的交易价格也就摆脱了国际资本的控制和操纵。

  3.加快建设高效的国家能源战略储备体系。前面已经提到我国能源的储备现状,5~7天的石油储备量根本没办法满足我国现在庞大且日渐增长的石油需求。8~10天的煤炭储备也只能造成电煤供应紧张,频频拉闸限电,因此构建合理的能源储备制度势在必行。同时,储备基地应尽可能分散建立,这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能便于各地区使用,二是能有很大效果预防武器打击。此外,还应有计划有选择地实行地下自然储备方法,即对一些大油井、大煤田有意识地进行封存,到急用时才开启,这对备战而言是比较安全的。

  4.加强我国能源经济的科研队伍建设,提高能源价格变更趋势的预测水平。这既包括根据各方面的数据和相应的数量模型所作的定量预测,也包括根据国内和国际的宏观经济和政治形式所作的定性预测。据此,争取以最低价格(无论是期货还是现货)签订补充战略能源储备的合约或合同,争取以最快的效率、最高的效益逐渐增加我国的战略能源储备规模,从而确保我国能源安全。

  1.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推广洁净煤技术。从以油气为主的能源发展的策略转向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发展的策略。这一能源发展的策略的转变不是对过去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发展的策略的简单重复,它是当前中国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核心内容是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和推广清洁煤技术,实现能源消费的多元化,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

  2. 提高核能消费比重,推进能源替代战略。核电是一种不排放任何温室气体的高效和耐久能源。世界核电发展的经验证明,发展核电是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选择。适当加快核电发展,对于按照洁净、安全、高效的原则推进能源替代战略,大幅度提高能源自给率,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外依存度带来的风险,确保国家能源供应持续安全的供给,具有深远意义。

  1.协调周边地缘关系、避免政治军事冲突。中国要想到中东、俄罗斯、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大规模地从事石油的合作开发和生产,必须要搞好地缘关系。围绕着石油资源开采和运输问题,与周边和相关国家协调地缘关系,避免发生政治甚至军事上的僵化局面。

  2. 加强领域合作,保护运输通道。积极而有步骤地参加国际性和地区性的经济和能源合作体系,加强国际石油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能源运输方面,除了目前常用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海运外,与俄罗斯建立石油合作伙伴关系时还应考虑铁路、管道运输(因为大陆相连)。在马六甲海峡运输问题上,我们应加强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以及东盟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该两国和东盟,美国、日本等大国对马六甲海峡的干预企图。

  1. 增加能源研发投入,提高能源技术水平。解决能源勘探开发、生产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关键靠技术。要加强前沿能源技术的研究开发,形成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体系,推进先进适用能源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重大能源技术装备开发能力。

  2. 提高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提高能源研发投入力度,实现重点技术突破。对清洁煤技术、核能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技术、重大节能技术予以重点支持。促进国内外各类资源的紧密合作,以科技计划项目为纽带,对于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能源研发项目实行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支持模式,提高能源技术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从而从技术上谋求能源安全。



上一篇:【48812】岁逢夏至 谨祝夏安 下一篇:收到莫迪的“大礼”印度邻国总统变脸临时决定第一站不来中国印媒的大肆渲染暴露酸葡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