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6-24 00:41:27 | 作者: 焊锡溶剂
金山网讯 22日,记者在老城区走访时,巧遇市民刘先生。他收藏了两把特别的锡壶。说其特别,是因为它们都是民国时期镇江产的锡制品,而且都是里外双层的“套壶”。
这两把锡壶一大一小。记者量了一下,小的高9.8厘米,四个边长均为9厘米左右,基本为方形壶。壶四直角处各起一条“楞子”作为装饰,这样看起来线条柔和了许多。外壶为一方壶桶,里壶却是普通的圆柱形,直径约为5.4厘米。壶嘴从里壶的圆桶中间处开口,向上弯曲伸出。外壶的上沿设一“豁口”,里壶的嘴就从这个“豁口”处向外伸展。里壶和外壶均设有铜提梁,两个提梁呈十字交叉状。
刘先生介绍,他手上的这两把壶都属于典型的“点铜锡壶”。为什么锡壶要冠以“点铜”两字呢?因为以前的锡匠在制作时会在壶嘴、壶肩、壶底部等这些容易碰伤的部位,镶嵌上红铜或黄铜加以装饰和保护。
果然如此,记者在小壶外壶壶肩的“豁口”对面发现一个凸起的“点铜”,仔仔细细地观察确实与壶身的灰黑色有差异,泛着隐隐的黄铜色,如果不注意看根本发现不了。刘先生介绍,在此处设一个“点铜”凸起,锡壶在受热时,其外壶提梁就不会与受热的外壶身非间接接触,而是被“搁置”在凸起的“点铜”上,就使得外壶提梁不至于太烫手。
大壶的高度约为12厘米,外壶四个边长均为10厘米左右,里壶也是圆柱形,直径约为7厘米,其余与小壶的造型和功能基本相同。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其作为装饰的凸起多了两个,而且全都是放在里壶壶肩处。
而这两把壶的壶底都有铭款,经过辨认,小壶底为“京口德和祥造”、“大花”,大壶底为“京口德源祥造”、“大花”两款,款刻均为容易识别的楷书体。刘先生介绍,两把壶均刻有“京口”款,从年份上来看,应该属于民国时期的镇江地产锡壶制品。
据了解,我国锡壶的广泛使用,是自明代永乐年间开始。但锡壶的出现要早很多。文豪苏轼饮游之际,曾出一联带“锡壶”的绝对,数百年无人能解。此联写:“提锡壶,游西湖,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此联说明两点:一是宋代文人雅士已使用锡壶;二是当时对锡壶还很珍惜。到了清代和民国年间,锡壶使用更为普遍,成为百姓居家的实用器。
刘先生按照古玩行当惯常的理解,认为是烫酒之用,因为在古玩行业里,这样的双层锡制“套壶”一般都认为是“烫酒壶”。刘先生介绍,这主要是由锡的金属材料性能决定的,锡易导热,延展性好,可在吸附酒中杂质的同时增加酒的香醇,寒冬里温酒效果极佳,特别是宜放“女儿红”一类的黄酒,使之更为可口。
但是刘先生后来通过实践发现,用这样的壶去“烫酒”,要先在两壶的空间处注入热水,通过热水来加热里壶的酒,这样的加热效能还是比较慢的,可能都不如把酒壶直接放置在一盆热水里来得快些。他也因此有了疑问,认为这种壶也可能是用来温茶的。
而且按照现在的卫生观念,“锡壶有毒”的说法也很盛行,网上会有“千万别用锡壶装东西”的说法。对此,刘先生介绍,因为锡壶不是纯锡制造,一般含有30%至50%的铅,这样锡壶用起来软硬合适,经久耐用。这样的锡壶装酒加温,其中铅会与米酒中的醋酸化合成醋酸铅,而人体长期积累就可能会导致铅中毒。同样,用锡壶泡茶也不好。
据查,上世纪二十年代,镇江的铜锡五金业有七家店经营较大,分别是位于山巷东的“湧兴裕”号,位于山巷西的“永茂恒”号,位于万家巷东的“湧泰昌”号,位于大街的“源康”号,位于万家巷西“泉记”号,位于贾家巷口的“万祥”号,位于老新街的“隆茂昌”号。可惜的是,刘先生的这两把锡壶对照之后,发现都不是上述的7家大店生产的,应该是其它小店号所制。
当年,锡器作为日用品是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与市面上铁匠、铜匠一样,高档一点的有铺面,挂了招牌,称作锡匠铺;低端的则在街边找块地面,摆起锡匠摊;再不济的就成了走街穿巷的锡匠担,随走随停,随时接活。
这样的场景,刘先生的好友张明就亲眼见过。据张明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他亲眼在镇江街头看到过锡匠揽活的场景,印象特别深刻,至今还记得。当年的锡匠担的那个小火炉很显眼,锡匠动手操作前,先支好风箱、火炉,生火,除了小修小补只需点焊外,很多要将旧锡器化开重新制作。化锡的坩埚大小如半截香瓜,放置火炉的中央,旁边堆满甘炭,然后一面拉风箱,一面整治大理石板,在两块石板中间夹一根弯作各种形状(一般是圆形或扇形)的线绳。锡器其实是铅锡合金,熔点并不太高,不一会旧锡器已化成锡水,锡匠将它倒进石板中间的线环里。浇铸工作就算完成,约有十分钟才凝结。然后大理石板打开,现出银白的锡片,形状一如线绳所圈定的,厚度恰如线绳的直径。接下来将锡片裁剪、拼合,放在木板上锤打出器物的毛坯,再拼上把手、搭扣之类的附件。最后,技艺高的锡匠还要握着它把玩一番,等到成竹在胸,便用铁錾子在锡面上刻花錾字。
张明还听到过句老话:“忙不过铜匠,累不过铁匠,花不过银匠,闲不过锡匠。”说的就是锡匠的特点,指的是操作工程中要有不慌不忙、气定神闲的心态,活才能做好。
今年73岁的张明,退休后一开始卖旧书,后来逐渐对各类古玩杂件感兴趣,于是在银山门古玩城内开了间小铺,算起来接触古玩至少有十多年的光景了。这些年来,他经手过不少锡制品,大多都是在镇江城里收到的。
老张介绍,以前民间工匠有八作之说,也就是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瓦匠、石匠。锡匠虽名声不著,但也属于八匠之一。锡器如今在镇江街头基本找不到了,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当年家庭金属器皿中锡器甚至比铜器更常见,包括祭祀用的香炉烛台、冬天用的暖酒壶等等。上世纪50年代以后,非但是锡匠,就连锡壶锡罐之类的锡具也为铝制品、塑料制品取代,走出了人们的视野,更不必说亲眼看到锡匠操作的景象了。
这些年中,张明收到的锡器种类非常之多,有锡壶、锡腊台、锡茶叶罐等等,单单一个锡壶又可分为酒壶、茶壶、水壶、温酒壶若干类,造型各异,有四方型的,有六角型的,有圆桶壶,有带软提梁的,也有硬提梁的,很多壶上面还有点铜或是各种装饰构件。如果是店铺制作,一般在壶底还有刻的店号印款。他收来的这些壶一般都是拆迁的时候老住户散出来的,从地理位置总体来说,这些老锡壶还是集中在住户比较集中的城区,农村和郊区相对较少一些。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民间收藏的进步与发展,锡壶收藏破茧而出,成为古玩收藏界的一支新军,受到慢慢的变多人的关注。对民间锡器的收藏市场,刘先生也进行了一定了解,
刘先生称,锡器首先是一种老百姓的实用器,全国各地都制作。这项收藏起步相对较晚,应该是从2010年左右开始逐渐升温的,随着锡器收藏被更多人所了解,才逐渐慢慢打开了市场大门。以江浙一带为例,最早是由上海和南京的收藏者,从关注锡茶叶罐开始的,随着茶文化在城市的大行其道,锡茶叶罐的地位也直线上升,因为在清代和民国早期,很多锡罐都被用来盛放茶叶。现在在上海或南京的很多高档会所里面,老锡器慢慢的变成了了时髦的陈设器或摆件,甚至还出现了一些专业的锡器展馆,在这股热潮之后,则带动了更多的锡制收藏品的整体上扬,这其中就包括民间的锡壶。
中国锡壶是中华民族古代金属工艺的骄子,是一个被遗忘的传统民间壶具的精华。但相比锡壶,锡匠或许更为更重要。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的民俗专家罗戎平表示,从全国范围来看,手工锡器制品或锡匠的逐渐消失是大势所趋,这是时代向前发展的必然性,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镇江城也是这样,手工锡器制品消失在大众的视线,锡匠也被市场淘汰。但是从民间手艺的保护角度来看,我们也并不是没有无路可走。
罗戎平认为,锡匠作为个体在市场中只能是自生自灭,但是这项技艺如果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也可以走政府保护的道路。按照刘先生的两把“京口款”的老锡壶来看,锡壶在镇江制作的历史肯定要超过百年,而这是一个地方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如果这项技艺能申请成功的话,文化部门每年组织展出或展示,就能参加活动,领到一定的补助费。同时,锡匠作为个体也能申请传承人,如果成功的话每年又可以领到费用。在此基础上,锡匠能够继续进行技艺的创新,走市场化的道路,在目前的政策体系下,这可能是老手艺生存发展下去最佳的一个选项,镇江已经有多项这样成功的案例了。(竺捷)摄影竺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