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

浙江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

时间: 2024-05-18 18:12:39 |   作者: bob真人电竞


  氟化学产品具有独特的优异性能,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军工、化工、电子、能源、机械、环保、医药等所有的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形成了一百多亿美元的销售额。 氟化工产业是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国家经贸委已将有机氟产品生产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国家科技部也将氟材料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作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近年来,浙江省的氟化学工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国内已形成了一定的区位优势和特色优势,成为产品门类较齐全,产量最大的省份。

  2001年全省氟化工产品营销售卖总值近30亿元(包括含氟医药),占全国的50%以上。已实现了氟致冷剂、哈龙灭火剂、氟树脂及加工制品、氟医药、氟农药、ODS替代品、无机氟盐等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生产,在国内处于领头羊。其中无水氟化氢、无机氟盐、CFC和哈龙及其替代品以及部分含氟中间体产品在全国占居非常大的优势。形成了4-5家具有较大经济规模和科研开发能力,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氟化工优势企业和科研机构,巨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巨化”)是全国最大的氟化工生产基地,浙江化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建有国家ODS替代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浙江省氟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氟化学工业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中国氟产品销售额只占世界总销售额的3%,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4%,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不少产品还主要依赖进口。浙江省的氟产品中,无水氟化氢、F22、无机氟盐等初级产品占主要地位,出口也以这一些产品为主。2001年,浙江省萤石出口40万吨左右,约占全省开采量的33%,占全国出口量的1/3;氟化学品总出口额8600万美元,其中萤石、氢氟酸和其他氟化工基础原料约占42%。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结构不合理,极大地影响了浙江省氟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萤石资源大省的地位正在消失,氟化工发展将陷入“无米之炊”的局面萤石是氟化工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该省曾拥有萤石资源优势,但由于近十年来粗放式的无节制开采和大量出口,储量优势不复存在,产量迅速下降。到2000年该省萤石储量下降到2300万吨,预计到2005年萤石储量仅有1250万吨,可采储量不足300万吨,原矿生产能力将下降到116万吨,产量将下降到46.5万吨。“十五”期间,全省可供萤石原矿总量仅为328.4万吨。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和省内氟化工的发展,萤石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十五”期间,该省氟化工萤石用量将达到265.9万吨,加上出口和冶金、建材行业的需求,萤石总需求量将达到587.2万吨。氟化工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源问题。

  (二)、技术落后,资金、人才极为缺乏。浙江省氟化工起步晚,技术资源缺乏。氟化工技术是当今世界的尖端技术,引进难度大,代价高。国际上氟化工产品的技术和生产主要被美国杜邦、法国阿托等七大跨国公司垄断,他们对生产和装备技术的封锁十分严密,一般不转让高档次的氟化工产品技术。与国外相比,浙江省氟化工虽然具有资源和市场优势,但在产品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质量与品种档次、科研开发水平等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总体水平仅相当于国际70-80年代的水平。 科研开发投入不够。氟化工的高技术特点,决定了这是一类高投入的产业。国外著名氟化工公司每年的研发费用均超过其出售的收益的10%,浙江省出售的收益超亿元的氟化工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虽然也基本达到或超过出售的收益的5%,但投入不足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专业人才稀缺。氟化工是一门新兴的热门产业,专业人才需要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稀缺成为制约氟化工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因素。人才引进难、外流多的现象突出,尤其是发展氟化工所必需的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更为缺乏。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浙江省氟化工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体系不合理,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无水氟化氢、F22、无机氟盐等初级产品占据浙江省氟化工产品的主要地位,产值约占整个氟化工的60%。高的附加价值的氟橡胶、电解氟产品和含氟表面活性剂在浙江省还是空白;PTFE、PVDF则刚刚起步,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种牌号少。同时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严重,企业市场竞争力较低,常处于低价恶性竞争状态。近二年来,浙江省出口占主导地位的初级产品价格直线下降,氢氟酸的价格从600美元/吨下降到约300美元/吨,F22从1500美元/吨下降到约900美元/吨。2001年,全省氟化工产值递增了12.2%,而利润却下降了4.3%。 生产企业总体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低。浙江省与氟化工相关的生产和加工公司有100多家,2001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却仅有巨化、浙江化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鹰鹏化工有限公司、浙江莹光化学有限公司4家。除几家大型骨干企业外,都会存在着布局分散,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品种少,消耗高,污染严重,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现象。与此同时,世界上著名的氟化工企业看中了中国的萤石资源和潜在的庞大市场,纷纷“抢滩上岸”,特别是随着关税的降低,国外高品质的产品大肆进入,使浙江省氟化工产业面临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另外,国内氟化工生产企业已抢先与西方大公司合作,在江苏、上海地区有3家国际大公司计划建设大型的氟化工生产基地,部分已开始实施,其产品结构与浙江省巨化相似,但产品质量高于巨化,这又使浙江省氟化工产业面临“兵临城下”的国内竞争力。

  根据上面讲述的情况,浙江省氟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应立足于自身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加强浙江省氟化工的规划布局和氟化工企业间的战略联盟。面向国际、国内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以氟高分子材料、ODS替代品以及含氟精细化学品为主流产品,减少氟初级产品出口,限制萤石出口。积极与国外大公司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强自身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注重人才教育培训和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切实加强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萤石资源保护要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建立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全面加强资源调查、规划和管理,逐步的提升对资源的保护与合理规划利用水平。 建立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以加强萤石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法制建设为基础,有效实施《浙江省萤石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招标、拍卖等经济手段,把萤石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推向市场,实行有偿取得,尽快取代过去那种行政授予的方式,加快建立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

  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萤石矿产资源勘查,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分区开采,大力优化萤石矿业结构,使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萤石采选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规律的共同作用,鼓励萤石使用企业分级使用原矿,特别是在水泥行业加大推广使用低品位萤石。 有效控制和保护资源。为了有效地杜绝萤石这一战略资源被外资所控制和氟化工生产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除加强必要的规划引导外,建议实行有关萤石资源开发和氟化工建设项目一律由省级有关部门审批或备案的制度。

  同时,出台政策鼓励相关企业应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有效利用邻省和国外的萤石资源。 进一步限制萤石出口。建议由省政府出面,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特别是外经贸部)要求加速削减萤石出口配额,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萤石出口的配额从目前的120万吨/年降到60万吨/年以下。同时对无水氟化氢和工业用有水氢氟酸等初级产品的出口也实行配额制。这一方面可提高萤石出口价格,通过招标自然淘汰一批落后的小企业,保护萤石资源。另一方面又可以降低国内氟化工的原料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鉴于国外(特别是日本)氟化工生产主要依靠进口中国的原材料,我国采取减少萤石和氟化氢出口的措施后,国外大公司必趋向于将生产基地移向中国,因此这也将有利于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 加强“三废”治理。严格执行环保法规,提高治理力度。对于任何企业、任何项目,都要一视同仁,坚决实行环保法规,做到达标排放,从根本上杜绝低价恶性竞争的空间。

  (二)、加快化工“三园区一基地”建设,促进氟化工产业结构调整 认真贯彻我委去年发布的《浙江省氟化工结构调整与发展指导意见》(浙经贸发布第14号),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氟化工行业意见》(浙经贸石化[2001]1614号)的实施。依托现已初步形成的浙江省氟化工产业区域特色,积极推进浙江上虞国际精细化工园区、浙江乍浦石油化工园区、宁波石化工业区和以巨化为主的全省氟化工基地即“三园区一基地”的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和提升,优化结构,营造氟化工产业优势。

  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严格禁止新建单套能力5000吨/年以下的无水氟化氢生产装置。其他无机氟产品,要重视引进先进的技术,重视环境保护,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向高纯度、电子级方向发展,提升产品档次和竞争力,在巩固和强化无机氟化物产品全国竞争优势的同时,努力扩大出口。 加快ODS替代品的产业化进程,继续保持领先地位。ODS替代品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将成为开发和生产的热门领域,对巩固浙江氟化工的优势至关重要。CFC和哈龙等ODS产品的削减、停产要与替代品的发展有机结合,同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止该领域的无序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重点支持浙江省化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挥科研优势,积极跟踪国际发展趋势,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在支持巨化万吨HFC-134a项目建设的同时,要鼓励相关企业根据市场变化,适时实现中试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拓展氟树脂的生产优势,不断开发系列产品。PTFE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应增加产品品种,提升产品品级。巨化在加快聚全氟乙丙烯、氟橡胶项目进度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同时拥有氯乙烯、偏氯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几大单体的独特优势,发展含氟共聚物产品,努力在氟聚合物的生产领域继续保持优势。积极引进和开发技术,发展调聚产品,为浙江省下游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发展提供必要的原料。努力扩大氟聚合物加工产业。 开发含氟精细化学品新品种。浙江省的含氟精细化学品的品种、质量和产量在国内遥遥领先,在国外也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发展含氟精细化学品,对巩固浙江氟化工产业优势,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意义重大。要着力于支持形成一批生产含氟中间体系列新产品、含氟医药和农药终端产品、含氟表面活性剂、氟涂料等精细化工产品的骨干企业和若干产业基地。

  (三)、积极培育和发展氟化工大公司集团,增强竞争能力 从长远看,要更有力地开展国际竞争,必须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规模的公司和跨国公司。浙江省氟化工发展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单打独斗、散兵游勇式的经营方式,只会被日益国际化的市场浪潮所吞没。同时为基本消除浙江省氟化工发展无序、各自为政的局面,也需要依托大公司集团来整合浙江省的氟化工产业。要以现有氟化工优势企业为龙头,本着优势互补、效益最大化原则,相互取长补短,合理地配置氟化工发展资源,调整氟化工发展布局与结构,集中力量,形成产业规模优势。重点培育巨化的氟化工产业,推进其与省内外其他氟化工企业间的资本、产品联系,不断壮大总体实力,跻身世界氟化工八强,打造中国氟都。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技术进步,重视人才教育培训和使用 氟化工产品是高技术产品,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也需要大量的资产金额的投入。政府有关部门应与有关大企业一同研究引资、引技对策,帮企业加强与国外大公司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创造条件争取有关氟化工独资或合资企业入驻浙江。快速推进巨化中俄科学技术合作园的建设,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大幅度地提高浙江省氟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带动氟化工产业升级。

  技术水平的提高,关键还取决于能否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研究开发、市场经营和管理人才。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建议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氟化工技术攻关和人才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大对研究机构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的支持力度,省内有关院校可开设氟化工专业学科,培养氟化工高级人才。另一方面要充分信任和放手使用现有的氟化工人才,给他们提供发挥才能的空间和环境,从根本上实现从资源大省向产业大省的转变,提高浙江省氟化工的国际竞争力。



上一篇:【48812】我国工业经济信息网 下一篇:晨化股份:开源证券、善正资产等多家机构于11月13日调研我司